查看原文
其他

八路军总部在五台

2016-11-02 李惠民 太原道



山西五台茹村,位于五台县城东20公里处,在五台生活的人大都知道茹村仅村而言是指东茹、南茹两个村子。东茹村和南茹村相隔一条公路,几十年前曾在两村都生活过的我,却从未知两村曾与八路军抗战有着联系。前段时间重返故地,才得知两村确实与八路军抗战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

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,  8月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,从陕西韩城芝川东渡黄河北上抗日。    同年9月23日朱德、 彭德怀等到达山西五台县城,并即刻亲自选址,选定了四面高山环抱,中间地形平坦,东有石沟通五台山方向、西有阁子岭通县城方向、北有汉岭通豆村方向,三个垭口通道,凸显军事要地优势的南山脚下茹村盆地。当天下午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进驻了南茹村,政治部则进驻了东茹村。

由于当时八路军高级领导人多于此工作,保密工作要求较高,加之所在时间仅一月有余,故人们对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、政治部在东茹村期间的活动了解不多。建国后文物普查时,只把南茹村当作八路军总部一般路居性质的驻地看待,未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致使旧址年久失修。而东茹村更少有人知道八路军政治部于此,几近被人忘却。 2016年9月21日来到茹村,在高中同学马双根的带领下,我们去参观了八路军在这里的抗战旧址。



八路军总部旧址,位于南茹村最南端,近年得到政府修复,但尚未正式对外开放。 只见南山脚下建有三支长枪架立的纪念碑,碑体为钢架结构,天然花岗岩饰面,碑座平台上有浮雕、碑文、碑记。纪念碑呈梯形状依山而建,碑体高约20米,山前屹立,颇为壮观。


碑前不远处是八路军总部旧址,为上下两座四合院,是南茹村最古老最大最有特色的建筑。院子为清末民初建造,占地面积大,一个院门楼进后西为下院,东为券洞及顶层的上院。 下院为普通北方四合院,现为管理人员居处。上院底层券洞,设计构思既实用又奇美,一个个砖券洞有拴马匹的,有放农具的,两边耳房既可做库房又可住人,然后由石阶通向上院,很是独特。


上院是面积更大的四合院落,门窗均有砖雕图案。北房当时是本村财主房东居住,南房曾是总部办公室和朱德、彭德怀、任粥时居室。现房屋均为展厅,展品还有高中同学王粉香老父亲收藏多年的太师椅在内,展出内容运用高科技电子触摸翻书显示屏、电子示意图、硅胶塑形人物等先进技术,再现了八路军抗战第一村的史实。



八路军政治部旧址,位于东茹村村民居住较集中的巷内,由于至今尚未被开发,故问多人却知之甚少,寻找中发现巷内一道院墙高大绵长结实,与周围各院墙明显不同,故进入探知究竟,巧遇现住户之一,说正是此处。

进院墙大门南拐有小院门楼,门楼内有照壁,西拐进四合院。院子原为本村财主所有,土改时作为果实房分给几户农民,只见南北西房均已自行翻建,只剩东房与院墙如故。由旧房建筑灰瓦门窗木雕可见其年长,据说是清末明初所建。八路军政治部当年于此,南房、西房由房东居住,北房、东房分别曾是任粥时、邓小平办公居住地。



茹村八路军抗战旧址虽因故几十年尘封,但八路军在此抗战的重大、历史、深远的意义却始终无法被岁月抹去其印迹。 1937年9月,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北上抗日之时,正是华北抗日正面战场晋绥军天镇、国军南口和张家口失陷,战场后撤至雁门关、平型关一线之时,也是晋绥军、国军、八路军协同作战达成之时。 八路军总部进驻南茹村当天,接闫锡山来电于9月23日在平型关与日军决战,随及发出第一份电报给115师,命其向平型关、灵丘出动,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(日军)之敌,以配合正面战场。9月24日115师师长林彪、副师长聂荣臻率部潜入平型关以东长4公里的乔沟埋伏,9月25日晨战斗开始,入夜大捷。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,开创了其经典伏击战例,践行了国共合作抗日,给日军以沉重打击,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士气。



9月底,日军由茹越口突破雁门关、平型关防线,闫锡山急退布防忻口一线保卫太原,10月10日,崞县、原平相继失守,随及忻口战役打响。 按照忻口战役分工,八路军的主要任务是“截断敌人后方交通,打击来援之敌”。据此,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从10月上旬开始,连续发出十几封电报,指挥所属部队积极配合正面守军作战。 此间,129师385旅769团团长陈锡联率部夜袭阳明堡战大捷,120师358旅716团团长贺炳炎率部雁门关黑石头沟伏击战大捷等等,削弱了日军空中优势,阻破了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运输线路,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晋绥军、国军忻口作战。其给予日军的进一步重创,极大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。



10月底,娘子关失陷,日军逼近太原,忻口防线腹背受敌,晋绥军、国军不得已南撤。11月8日太原失守,  华北抗日战场的正面战争基本结束。 此时,中国共产党适时做出了战略调整,八路军主力向四周扩展,创建晋东北(晋察冀)、 晋西北(晋绥)、 晋东南(晋冀豫)、 晋西南四个抗日根据地,并实施游击战术和敌后战争,迈开了持久抗战之步。 八路军总部、政治部于l937年10月28日离开茹村,经盂县、和顺南移至武乡,完成了其抗战初期北上南下的战略转移,开创了华北抗战的新局面,也为抗战后期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。

离开茹村时,我由衷赞叹,当年不惧战火的《大公报》青年记者徐盈、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,专程寻到五台南茹村八路军总部,采访朱德总司令宣传八路军抗战。同时也非常感慨,为自己能够曾经在这红色圣地插队、上学、生活而感到荣幸,并将这红色记忆的传播视为己任,谨让后辈传承我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之精神。


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,阅读推荐内容:

李惠民:42年前在五台生活的那些日子

李惠民:跟着肖刚钢笔画游走太原老街巷(三)

李惠民:跟着肖刚钢笔画游走太原老街巷(二)

李惠民:跟着肖刚钢笔画游走太原老街巷(一)

李惠民:山西原平与晋绥军将官

李惠民:山西天镇与晋绥军将官

李惠民:家住太原五拐巷

李惠民:母亲的坚毅

李惠民:回忆二姐和那些逝去的时光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